律师档案
张海庭
张海庭律师
河北 石家庄
律师统计
加载中...
网站公告
欢迎来到张海庭律师的网站
网站文章
我的好友
暂时没有好友
最近访客
网友留言

  • 暂时没有留言

人事争议仲裁与劳动争议仲裁异同是什么?

分类:从业心得    时间:(2015-12-31 14:10)    点击:172

人事争议仲裁与劳动争议仲裁异同是什么?

人事争议仲裁与劳动争议仲裁,都是职工、用人单位将其发生的劳动(人事)争议提交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其依法作出对双方当事人都有约束力的裁决。它们的共同特征是:(1)争议双方具有特定性。一方是职员,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动(人事)争议必须是职工、用人单位因劳动(人事)权利义务发生的争议。(2)仲裁机构具有行政司法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分别设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人事行政部门,依法处理劳动(人事)争议,具有行政司法性质,属于国家仲裁。(3)仲裁具有诉前必经的阶段性。仲裁是诉讼处理劳动(人事)争议的前置程序。当事人对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裁决不服的,方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4)仲裁裁决具有强制性。劳动(人事)仲裁调解书、裁决书是依法制定的法律文书,对当事人双方都有约束力,必须自动履行。

人事争议仲裁与劳动争议仲裁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一)仲裁机构设置不同

人事部设立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在京直属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市、地(市、区)设立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县、市、市辖区设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省、自治区、直辖市是否设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不设劳动争议委员会。

(二)案件范围不同

根据1997年8月8日人事部发布的《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包括:1、国家行政机关与工作人员之间因录用、调动、履行聘任合同发生的争议;2、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以及履行聘任合同发生的争议;3、企业单位与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或聘用合同发生争议;4、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仲裁的人才流动争议和其它人事争议。

根据1993年7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1]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包括:(1)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3)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4)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依照本条例处理的其它劳动争议。

(三)案件管辖不同

人事争议仲裁案件管辖,以级别管辖为主,以属地管辖为辅。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在京直属事业单位的人事争议,由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在京直属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事争议,由被申请人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仲裁委员会处理。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市、地(市)、县(市、区)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分别负责处理管辖范围内的劳动人事争议。

劳动争议案件管辖,以属地管辖为主,以级别管辖(或特殊管辖)为辅。县、市、市辖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设区的市仲裁委员会和市辖我的仲裁委员会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范围,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通常处理外商投资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和在全省(市)有重大影响的劳动争议案件)。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不在同一地区的由职工当事人工资关系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我国公民与国(境)外企业签订劳动(工作)合同,因履行而发生争议,若履行地我国领域内,由劳动(工作)合同履行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也可以在合同中约定。

(四)仲裁庭组成不同

人事争议仲裁庭由三名以上(含三名)的单数仲裁员组成,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指定一名仲裁员担任首席仲裁员,当事人双方可以各自选定一名或一名以上仲裁员或委托仲裁委员会指定仲裁员;简单的人事争议案件,由仲裁委员会指定一名仲裁员独任审理。

劳动争议仲裁庭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指定三名或三名以上单数仲裁员组成;简单劳动争议案件,由仲裁委员会指定一名仲裁员审理。

(五)适用法律程序不同

处理人事争议案件,除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因辞职、辞退及履行聘用合同发生争议适用劳动法外,均适用人事法规。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则适用劳动法。

该文章已同步到:
发表评论
匿名:
验证码:   匿名评论
温馨提示: 张海庭律师提供“劳动纠纷  婚姻家庭  交通事故  刑事辩护  ”等法律服务。
如果您有法律问题可以点此咨询张海庭律师,张海庭律师会为您的法律咨询提供解答。
您也可以拨打张海庭律师的电话进行法律咨询:13165588874,咨询时说明来自法帮网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张海庭律师网
FABANG LAWYER
法帮网首页 | 法律咨询 | 石家庄律师 | 石家庄律师事务所 | 法律知识 | 法律专题 | 法律法规
张海庭律师主页,您是第45526位访客